類別:

校園常見疾病

主題:

消化性潰瘍

內容:

什麼是消化性潰瘍:

它是上腸胃道最常見的疾病,大部份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;其組織常因潰瘍而減輕功能。

 

常見原因:

1.不良的飲食習慣--暴飲暴食。

2.情緒上的壓力與刺激。

3.嚴重創傷、燒傷或疾病。

4.藥物影響,如阿斯匹靈、類固醇。

 

種類:

1.胃潰瘍。

2.十二指腸潰瘍。

 

常見的症狀:

1.疼痛:

  (1)胃潰瘍常於進食30-40分鐘,發生上腹部飽痛。

  (2)十二指腸潰瘍常於空腹或進食後2-3小時或夜間,發生上腹部有燒灼性疼痛。

2.嗝酸。

 

合併症:

1.出血。

2.穿孔。

3.阻塞:常見於幽門而引起噴射性嘔吐。

4.易有營養缺乏的現象:如貧血。

 

注意事項:

1.確保身心的休息和減輕壓力。

2.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:

   (1)定時定量

   (2)刺激性食物或調味品,如油膩、辛辣的食物(胡椒、辣椒、咖哩、沙茶醬、

      生蒜)

3.避免飲用咖啡、濃茶、可樂、煙、酒。

4.勿亂服成藥。

5.潰瘍治療後,縱使疼痛消失,仍需定期追蹤,直到潰瘍完全癒合。

 

資料來源:國家網路醫藥https://www.kingnet.com.tw/knNew/news/single-article.html?newId=35472&source=essay&pid=43230